AI 开发工具使用技巧大全[20250720更新]
以下这些使用技巧,是我经过一年半时间,使用各类AI开发工具,做了很多产品后,沉淀下来的经验,非常据有实际指导意义,当然,有些技巧点,随着AI开发工具的迭代,本身也可能自动会带上了(比如最近推出的Kiro),万变不离其中,原则上都一样的。
AI开发工具的能力,来源于大模型的生成能力,根本上决定能力大小是由大模型的生成能力决定的,各种开发工具的区别,主要在于工程学上的使用方法不同,比如利用Agent的能力、记忆和索引处理能力、项目代码组织能力等等,当然并不是说开发工具的能力不重要,但是不管如何,选择AI工具开发,模型永远是第一优先考虑的。
编程大模型的能力很强大,无论什么架构、技术栈、开发语言,甚至产品和交互设计,都是在利用了大量的代码库训练出来的。但是对于一个具体的项目实例,AI并不知道你想要的结果是什么,如果不设定规则,大模型可能会按照推测随意生成相关的实现,也就我们常说的幻觉。因为上下文长度有限,也会“忘记”你最初的背景要求,规范化地设定规则,每次对话都带上,就相当于给一匹快马装上了缰绳。
大模型没有意识(至少科技发展到目前及短期内不可能出现),也就不理解什么是“情感”和“艺术”,如果增加复杂的修饰词,会影响它对任务理解能力,简单地说清楚背景,任务和输出要求,不要啰嗦。
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,在我们通用的AI聊天对话中,往往需要给AI设定一个角色(你是一个产品经理,你是一个架构师,你是一个xxx等),也是提示词工程中很重要的一点,但是在我们AI开发工具中,除了要说明哪个业务领域专家,其他关于技术的角色往往是多余的,因为这些工具都已经带有了,没必要多此一举。
也可以学习这些工具的提示词,也有人hack过cursor的提示词>>Cursor Prompting HandBook
AI大模型是通用型的大模型,在垂直领域了解和理解非常有限,对你的业务需求理解肯定有不到位的地方(除非你的功能太普通和大众化了,AI训练数据都包含过了),业务输入是使用AI开发人工投入最多的地方,但是不能偷懒省去,你的业务输入越精确后续的工作越省力(相信很多开发同学遇到过产品经理需求都讲不清楚,开发就反反复复推倒过很多次的场景吧?)。
当然,可以和AI探讨一些业务的功能实现,让AI提供他有的业务知识作为补充,这不矛盾,和原则也不冲突。
使用AI开发,一个很重要的点,就是必须让AI在做开发任务时,知道”我是谁,我在哪,我要往哪里去“,记忆文档库,就是维持AI开发往前走的这种“项目开发记忆”。这点很重要,决定AI能开发一个“半成品玩具”,还是开发一个“实际生产用的产品”。
原因主要是:
AI不是你一个人的AI,它今天”记得你“,明天不一定”记得你“
AI上下文理解能力有限,不会记往所有过程内容;
AI靠预测生成内容,不给背景,会胡乱生成;
与AI聊天每次对话过程,背景和规则是非常重要的提示信息,可以有效防止幻觉,在必要时积极使用 ”@文件/文件夹“指令(在某些IDE中,是使用”#“替代”@“),提供对话的上下文信息。
即使目前最长上下文编程模型(claude 4.0,截止2025年7月20),上下文长度也只有200K,记不住所有复杂的项目、文档信息,简单的对话内容也会有限制,一般10轮左右对话下来(也要看提供的信息多少),长度就会超出它记忆限制,建议尽快保存阶段性结果(总结和写入文档),开启新的会话进入后续开发。有些IDE当对话长度达到一定长度后,也会提示过长的会话会影响响应结果的质量,建议新开会话,比如Augment code。
对于一个新的开话,对话上下文信息可能一下子提供不太足够,这时候先让AI先了解下背景信息,”预热“下上下文,再提供任务要求,效果会比直接给提示词安排任务好很多。
原因和引5点一样,持续化记忆,防止”内存记忆“丢失,一步一个脚印,才能输出复杂的项目结果。必要时,代码也要提交下gitlab库,或者打包一份保存,因为有时候你”项目管理“不严谨,AI出现幻觉,改动很大的时候,你没有阶段性保存提交,想回滚会非常麻烦。
虽然有了todo list,有process list,按任务列表进行开发,但是作为白盒开发的话,我们需要了解每一个任务的执行情况,查看完成后的情况,会发现各种问题,需要去调整,或者和AI对话沟通做些”额外“的工作,在完成这样的工作后,需要及时的回到开发任务列表上,时不时让AI回顾下开发状态和进度,需要让AI知道当着开发进度状态,有了这个恢复的进度背景后,然后再安排后面的开发工作。
代码注释,不仅是给自己看,也是AI开发实现的结果展示,后续相关的任务,AI也会作为上下文信息。必要的时候,可以自己手动写代码注释,比如//TODO 注释说明,比如方法实现逻辑(你写了方法实现逻辑,再让AI实现代码,会非常准确)。
有时候不确定AI为实现某些功能或者任务时,会修改哪些代码,怕影响阶段性的开发结果,可以先让AI出修改方案,你判断可行时,再让它按方案开发修改,这样心里会很有底了。
有时候AI开发出来的结果/写的文档内容,并不是我们想要的,会顺手自己修改/开发一些,当你修改后,有些工具”记忆库“不会更新到这些变化,比如Augment Code中,我删除某些代码或者方法时,AI对话往往出现”脏记忆“,记的内容还是你修改前的,这时候要手动更新下索引,Cursor、Augment Code、Kiro等开发工具,都提供手动更新索引和记忆库的功能。